英语巴士>成语词典>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>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的意思

常用的汉语成语大全

hǎi

biān

huí

tóu

shì

àn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

拼音:kǔ hǎi wú biān,huí tóu shì àn

简拼:KHWBTSA

结构: (上下结构) (左右结构) (单一结构) (半包围结构) (全包围结构) (单一结构) (上下结构) (上下结构)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的意思

  • 成语解释

    佛教语。意指尘世如同苦海,无边无际,只有悟道,才能获得超脱。亦以比喻罪恶虽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。

  • 成语出处
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十九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‘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’说得极好。”

  • 使用范例

    传情寄恨万千番,藕丝断,情难断,~。★明·李开先《朝天子·为王渼陂口占》曲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相关字义

  • 读音:kǔ

    1.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(跟“甘、甜”相对):~胆。这药~极了。

    2.难受;痛苦:~笑。艰~。愁眉~脸。~日子过去了。~尽甘来。

    3.使痛苦;使难受: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,可~了他了。

    4.苦于:~旱。~夏。

    5.有耐心地;尽力地:~劝。~干。~思。勤学~练。

    6.除去得太多;损耗太过:指甲剪得太~了。这双鞋穿得太~了,不能修理了。

    7.姓。

  • 读音:hǎi

    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

    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~。火~。

    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~碗。~量。

    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~棠。~枣。

    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~啦!

    6.漫无目标地:~骂。她丢了支笔,~找。

    7.毫无节制地:~吃~喝。

    8.姓。

  • 读音:wú
    [wú]

    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~到有。~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~则加勉。

    2.不:~论。~须。

    3.不论:事~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
    4.同“毋”。

    5.姓。

    [mó]

    见【南无】。

  • 读音:biān
    [biān]

    指两国或两地区的交界处或近交界处。  【组词】:边境、边界、垦边

    两旁。  【组词】:河边、路边、岸边

    指一个平面的周围或际限。  【组词】:桌边、天边、边缘

    方向。  【组词】:左边、前边、外边

    物体或衣裙边缘的装饰。  【组词】:滚边、镶边、花边

    头绪。  【组词】:说了半天,还摸不着边。

    几何学中夹成角或构成多角形的线段。  【组词】:等边三角形

    一面。加在动词前面,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的副词。常用「边……边……」的语式表达 。  【组词】:边做边学、边走边吃

    量词。计算物体边侧的单位。  【组词】:三边形、五边形

    姓。

    [bian]

    (~儿)方位词后缀:前~。里~。东~。左~。

  • 读音:huí

    1.曲折环绕:~旋。巡~。迂~。~形针。峰~路转。

    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~家。~乡。送~原处。

    3.掉转:~头。~过身来。

    4.答复;回报:~信。~敬。

    5.回禀。

    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):送来的礼物都~了。

    7.指事情、动作的次数:来了一~。听过两~。那是另一~事。

    8.说书的一个段落,章回小说的一章:一百二十~抄本《红楼梦》。

    9.回族:~民。

    10.姓。

    11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:从邮局取~一个包裹。书报阅后,请放~原处。

  • 读音:tóu
    [tóu]

    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

    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脸形留这种~不合适。

    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~。笔~儿。中间粗,两~儿细。

    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~儿。提个~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~儿啊!

    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~儿。蜡~儿。铅笔~儿。

    6.头目:李~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~儿。

    7.方面:他们是一~儿的。心挂两~。

    8.第一:~等。~号。

    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~车。~马。~羊。

    10.姓。

    [tou]

    1.(~儿)名词后缀。 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~。石~。骨~。舌~。罐~。苗~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~。扣~。饶~。嚼~儿。看~儿。听~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~。甜~儿。

    2.方位词后缀:上~。下~。前~。后~。里~。外~。

  • 读音:shì

    1.对;正确(跟“非”相对):一无~处。自以为~。实事求~。你说得极~。应当早做准备才~。

    2.认为正确:~古非今。深~其言。

    3.表示答应的词:~,我知道。~,我就去。

    4.姓。

    5.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:如~。由~可知。~可忍,孰不可忍?。~日天气晴朗。

    6.联系两种事物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: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节约~不浪费的意思。

    7.与“的”字配合使用,有分类的作用:这张桌子~石头的。那瓶墨水~红的。我~来看他的。

    8.联系两种事物,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“是”后面所说的情况:他~一片好心。咱们~好汉一言,快马一鞭。院子里~冬天,屋子里~春天。

    9.表示存在,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,“是”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:村子前面~一片水田。他跑得满身~汗。

    10.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,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,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:去年~去年,今年~今年,你当年年一个样哪!。说~说,做~做,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。

    11.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长了点。东西旧~旧,可是还能用。我去~去,可是不在那儿吃饭。

    12.用在句首,加重语气:~谁告诉你的?。~国防战士,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,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。

    13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凡是”的意思:~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。

    14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:他想的很~路。这场雨下的~时候。东西放的都挺~地方。

    15.用在选择问句、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:你~吃米饭~吃面?。他不~走了吗?。你~累了不~? ⑾(必须重读)表示坚决肯定,含有“的确、实在”的意思:我打听清楚了,他那天~没去。这本书~好,你可以看看。

  • 读音:àn

    1.江、河、湖、海等水边的陆地:江~。上~。两~绿柳成荫。

    2.(Àn)姓。

    3.高大:伟~。

    4.高傲:傲~。

客服QQ:214875213
用户反馈
请选择反馈类型(可多选):
您的联系方式:(如需回复请填写联系方式)
反馈内容:
提交成功 小编会尽快处理
回到顶部
点击反馈